足协评议:无法证实特谢拉是否有辱骂、吐口水行为,对此不予认定
最近足协公布了一期裁判评议,矛头直指中超第28轮上海申花与大连英博的比赛。这场比赛争议判罚不少,大连英博俱乐部更是对其中的四个判罚提出了申诉。然而,足协的评议结果却让大连英博的申诉全部落空。其中,关于特谢拉疑似吐口水的判罚,足协表示无法证实,不予认定。金顺凯铲倒朱鹏宇未获红牌、朱鹏宇上半场补时破门被判无效、毕津浩对吴曦犯规VAR介入判罚点球,这几个判例也都得到了足协的官方评议。这份评议,无疑给这场充满争议的比赛盖棺定论,但判罚的合理性与争议点,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特谢拉“吐口水”疑云:真相难辨
比赛进行到90+16分钟,申花与大连英博球员发生争抢。申花10号特谢拉被指疑似对倒地的大连英博40号队员有攻击性行为,甚至有吐口水的嫌疑。大连英博俱乐部自然不肯罢休,申诉认为特谢拉的行为应该被红牌罚下。然而,足协评议组给出的结论是:现有视频画面无法证实特谢拉存在辱骂、吐口水等行为,因此不予认定红牌。这样的结论,无疑让事件陷入了罗生门。究竟特谢拉有没有做出不当行为?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。
但即便无法证实吐口水,评议组也指出,特谢拉的动作构成非体育行为,应予以黄牌警告。这是否意味着评议组也认为特谢拉的行为存在不妥之处?只能说,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,足协的评议也只能止步于此。这个判罚,恐怕会继续成为球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金顺凯铲球:红牌与黄牌的争议
比赛第23分钟,大连英博16号队员进攻至前场,申花3号队员金顺凯一记铲球,导致对方倒地。裁判未判罚犯规,VAR也未介入。大连英博申诉认为,金顺凯的铲球破坏了本方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,应该被红牌罚下。对于这个判例,足协评议组认为,金顺凯的犯规不构成严重犯规,也不符合破坏对方明显进球得分机会的判定标准,因此裁判未出示红牌的决定是正确的。VAR未介入也合理。
不过,评议组也指出,裁判员应该判罚金顺凯犯规,并以阻止对方有希望的进攻或鲁莽犯规为由,向其出示黄牌警告。也就是说,足协认为金顺凯的铲球虽然不至于红牌,但构成犯规是毋庸置疑的。裁判的漏判,也算是这场比赛争议的一部分。
朱鹏宇进球无效:越位判罚是否合理?
上半场补时阶段,大连英博获得角球机会,朱鹏宇将球打进,但助理裁判举旗示意越位,进球无效。大连英博申诉认为,朱鹏宇射门得分时并不越位,进球应该有效。足协评议组的意见是:大连英博2号队员头顶球时,其15号队员处于越位位置,阻碍了申花守门员视线,并且做出试图触球的动作,影响了对方守门员处理球的能力,因此判罚越位犯规,进球无效,裁判员决定正确。VAR未介入也正确。
这个判罚的关键在于,15号队员的越位是否干扰了门将。如果15号队员只是处于越位位置,而没有影响到门将的判断和扑救,那么进球就应该算有效。但从足协的评议来看,他们认为15号队员的越位确实对门将造成了干扰。这个判罚,也体现了裁判对于规则的理解和运用。
毕津浩犯规:VAR介入后的点球判罚
比赛第90+6分钟,申花获得角球机会,申花15号队员与大连英博36号队员争顶头球并发生接触后倒地。裁判未判罚犯规,VAR介入后,裁判改判大连英博36号犯规,判罚点球并向其出示黄牌警告。大连英博申诉认为,36号队员不犯规,裁判不应改判罚球点球。足协评议组认为:申花15号队员率先顶到球,大连英博36号队员使用头部顶撞对方,按照竞赛规则,构成犯规,裁判员在场回看后改判大连英博36号犯规并判罚球点球的最终决定正确。VAR介入正确。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,大连英博36号犯规的严重程度属于鲁莽犯规,裁判员对其出示黄牌警告的决定正确。
VAR的介入,改变了比赛的走向。这个点球判罚,无疑对大连英博造成了打击。但从足协的评议来看,VAR的介入是正确的,判罚也是合理的。这也再次证明了VAR在纠正错判、漏判方面的积极作用。只是对于大连英博来说,这个判罚无疑是苦涩的。
总的来说,足协的这份裁判评议,维持了原判,驳回了大连英博的所有申诉。虽然评议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,但争议判罚依然存在讨论空间。特谢拉是否吐口水?金顺凯的铲球是否应该给黄牌?这些问题,恐怕很难有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。只能说,足球比xc-sports赛的魅力,也正是在于这些充满争议的瞬间。
裁判的判罚,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。VAR的引入,虽然可以减少错判、漏判,但无法完全消除争议。作为球迷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比赛中的判罚,尊重裁判的决定。当然,对于裁判水平的提升,以及规则的进一步完善,我们也应该抱有期待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朝着更加健康、公平的方向发展。





